hello,你好,我是云桃桃,今天来聊一下,关于社群的一些思考。

01
情景
“这个社群做活动目前优惠了二三百呢,好实惠呀。”
“哇,这个课3个月/半年/1年才1000多,好便宜呀。”
“哇,这门课挺贵的,贵的肯定比便宜的好。。。”
“诶,为什么加入了,感觉没有学到想学的东西,感觉没有进步诶。。。”
对于选择困难户,可能还会有这种感觉:这两门课好难选啊。。。不如盲选吧。
这部分有些,也是我加入社群的一些心理活动,可是这样,真的适合当前阶段的自己么?加入需要考虑哪些维度呢?
我以自己写作以来,花7000+入5个社群的一些感受/经验,来和你聊聊。
02
分析
1. 自己目前的阶段。
如果你是刚开始学习的新手,不建议你报很贵的课程,看相关书籍,找一下学习的感觉,各平台(比如:bilibili)也有很多系列不错课程,花一个月左右接触一下。
了解下行业学习和赚钱路径,再说。
如果你在开始就报了,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呢?你看着水平比你高的容易气馁,从而又会让人产生灰心/放弃的想法。
这就好像——打乒乓球。在刚开始,你不必先和别人打,可以先自己对着墙打,或者练习托球,而后,当熟练了,开始和别人一起打球。
想接触一个领域也是一样,先“预热”。
2. 明确加入社群的目的。
就拿写作来说,
是为了找到学习的氛围?是为了养成写作的习惯?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是希望每天输出,持续得到老师的点评?
还是为了想提高写爆款文的能力来投稿变现,或者喜欢看书,希望通过写故事/拆书稿来变现?
或者是为了学习排版、涨粉?还是提高影响力?等等。
目的不同,决定了你加入的肯定有所不同。虽然市面上课程很多,但必须从过程中要清醒的意识到:1个领域的技能,不会在1个社群就可以达到。
我想,这也是很多朋友会持续参加多个社群的原因。
课程没有明确定义是属于初中高级,但是,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因此,并不意味着所有类型的课程,都要参加。写作学习阶段,就不必把太多精力,投入到打造个人品牌上。
举个例子,拿我目前情况来说:
自从3月份中下旬开始,有了7天日更的体验以后,我更新其实挺频繁的,目前业余时间写作也有5个月多了。
随着输出量的提升,到了这个阶段,需要的不再只是新手阶段的鼓励,而是得到点评,只有收到真实的反馈,才能更快进步。
所以,目前阶段,需要“写完能被及时点评”。
当然,如果加上该条件,或许可能需要更多的付费,这让我想到了健身时请私教经历,其实希望,在写作上,或许也需要类似这样的一个“教练”。
满足2个条件即可:
(1)有作品,跟着有结果的老师学;
(2)写完在1天内,可以被点评/反馈,多久可以被点评?如果1、2周,1月、2月才能被点评下,或许就不太符合当前阶段的需求。
所以,现在加入前,会整体仔细看下课程介绍,然后,会和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做沟通,看能否接近满意。
找着找着,发现并不难,只要明确了自己方向,就可以确定。为什么呢?因为越来越明确“选购目的”了。
小结
不要跟风,结合自己的目前阶段和消费目的,来理智决定。
俞敏洪曾说:“如何让自己从容又持续成长?第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先慢下来。不是不做,而是想清楚了再去做。”
文字是任何新媒体(小红书、头条、各短视频等)内容的载体,先提升基础写作能力再说。所以,在前几个月,实践了小红书和头条以后,我又转战这里,开始踏实写文了。
根据你的进度,想清楚,边学习/成长,边输出,再加上被有效点评,形成正向反馈,不断调整,我相信,一步步循序渐进,有成绩,是迟早的事。
总结
按照以上分析,你会少花很多不必要的学费,和挑选时间。
另外桃桃想说的是:学习一个技能,不要把战线拉的时间过长,也许会缺乏一些耐心。
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也许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ok,今天,先聊到这里~本月工作挺忙滴,桃桃要去画需求导图啦~
排版:壹伴 | 作图:云桃桃 | 作图软件:PS&黄油&稿定

作者介绍:
云桃桃,90后,职业编程,挚爱写作。关注我,一起让自媒体变得简单、有趣~每周至少原创更新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