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博客
是一个汇聚了丰富精彩资讯和知识分享的个人博客站点.

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什么,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指?

自21世纪之初开始,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崛起,在国家号召、媒体鼓吹、商业大佬及成功企业家怂恿以及各类投资机构巨额真金白银的投向投资项目时时见诸报端的刺激之下,一时全民创业风起云涌。然而,二十余载过去了,有少数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小人物凭创业登上时代潮头,打拼数年,功成名就财务自由;也有更多人起起伏伏屡败屡战,蹉跎十余载仍一无所获;更有甚者,创业失败变卖房产车辆乃至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最终牵连家人,生活几无着落。

成功的创业者是幸运的,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共同成就,而失败的创业者则多数各有各的原因。犯错是创业过程中的常态,有些错误只是走些弯路栽个跟头交点儿学费,不至于伤筋动骨甚至于丢命;但有些错误却是非常致命的,很容易使得一家早期创业公司濒临险境、坠入深渊直至关门倒闭。今天,我们就聊聊创业者们常犯的几种致命错误,那些创业之初的错误,已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错误一:为了创业而创业,抄作业追热点赶风口;

创业是万死一生的游戏,成功是极小概率事件,失败则是常态。基于这个前提可以得出简单结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或者准备好了创业,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资本坐上牌桌参与博弈。但现实情况是,有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没有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要创业,是否适合创业,优势是什么,有哪些资源,能否扛得了压力耐得住寂寞甚至有底气有筹码输得起。很多人把创业想得非常简单美好,只一门心思想着通过创业当上老板,抄小路走捷径一夜暴富,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一切圆满。因此,在创业项目选择上有非常大的随机性。看到或听说谁做什么项目什么业务做得好,就照抄作业,结果别人是学霸而自己是学渣,别人考取了名校而自己落榜又落泪;或者看到媒体报道哪个行业是热点和风口,不经过审慎调研评估就一头扎进去,最后红海激烈竞争中,家底厚实的大佬或有大腿抱的富二代烧钱换市场,自己的结局只能是赔的裤衩都不剩。

典型案例: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虚拟数字货币、社区团购

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什么,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指?插图

错误二:商业模式不成立或不清晰;

很多人经常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形,就是身边的某位朋友或兴奋或神秘地告诉你,她/他想到一个绝妙的好点子,目前市场广阔一片空白还没有人在做,只要把这个点子落地,就一定能创造出明天的阿里巴巴或腾讯。但大多数时候,这只是这位朋友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中国人太多了,聪明人也足够多,基本上没有一个点子只有一个人想到了,更可能的情况是,有其他人曾经想过这个点子且落地实践最后失败了,因此在市场上没有留下痕迹;要么就是因为个人视野局限和信息渠道少,并不知道在某时某地已经有其他人在做类似的业务了。当然,即使不是新点子,只要商业模式靠谱,也有机会。就怕创业者在没有数据支持,没有广泛调研,没有市场验证的基础上,完全拍脑袋想项目,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想到的是并不真实存在的伪需求;或者需求是软性的,不是刚需;或者需求非常小众,目标市场规模太小,开拓市场的成本又过高。在商业模式不成立的情况下,最终的结局一定是死,差别只是还有多少钱可以烧,还能苟延残喘多久。

从这个角度看创业项目,只需要问自己几个核心的基本问题:你的客户到底是谁(谁付钱)?客户到底有什么核心需求还没有被很好满足(痛点/痒点)?你打算如何满足这个需求(业务与产品形态)?为什么是你(核心竞争力、优势与资源)?

典型案例:各种传销式项目、智能硬件产品、部分智能家居产品

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什么,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指?插图(1)

错误三:股权结构不合理;

很多初次创业的创始人,对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关注,但实际上,这是个经常犯下的致命错误。

比如两个朋友一起创业,股权平分各50%,导致在关键决策出现分歧无法拍板决定,没有第一负责人;比如完全依据当初注册公司时的出资比例,而不是根据综合资源投入和未来对公司发展的贡献来确定股权比例,导致后期会有联合创始人觉得不公平而无法持续合作下去;又比如种子轮天使轮就让出太多股权,导致后面的投资机构无法进行下一轮投资,或者创始人变成小股东和高级打工人,失去了创业动力;还有一些公司因为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上市之路遇阻,功败垂成。

在法治框架下的商业世界里,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就相当于给创业项目装上了一个不定时炸弹,迟早有一天会爆炸,结果就是创业公司或错失良机,走向衰败;或土崩瓦解,转瞬消逝。

典型案例:某中德合资公司*门问问、某功夫及某少爷连锁餐饮

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什么,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指?插图(2)

错误四:不合适的联创、合伙人;

正如恋爱结婚一样,找到对的人无比重要。无论联创及合伙人是来自于前同事、同学、还是之前业务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经朋友转介绍的朋友,都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对于即将开展的业务,经验和能力互补;2,对于该创业项目有强烈兴趣,有充分信心;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基本一致,尤其是价值观。以上三个基本条件中的第三条,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其实是决定性的。(在这里特别提醒,认识很久,并不等于等于三观一致,底层价值观一致。)

创业长跑过程中,跌宕起伏,逆境会经历无数挫折困难,联创合伙人能否扛得住不逃跑;顺境也会涉及很多利益取舍,联创合伙人能否经得起诱惑不内斗或背叛;在长期巨大压力或巨大诱惑面前,所谓初心是否能保留,如何做选择做决策,就是底层价值观的问题了。如果在这方面不能保持一致,必定导致团队分崩离析,创业伙伴反目成仇,甚至因为利益可能会危及对方性命。

典型案例:某软件(美股上市公司,创始人被绑架)、某族游戏(国内上市公司,创始人被高管下毒身亡)

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什么,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指?插图(3)

错误五:战略方向及目标不清晰或者目标过大不聚焦;

在从零到一的创业早期,创业者所处的市场环境有大量不确定性,再加上商业模式只是雏形尚未明确更没有经过市场验证。因此多数创业者会选择在混沌中摸索,尝试找到一条出路。而在这种情况下,隐含着巨大的风险。这种探索,有可能是偏离正确方向一直在走弯路,甚至是背道而驰。所谓通过快速试错,不断调整迭代来确定业务战略,个人认为更适合大公司的创新业务孵化。原因也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是否输得起承担得起错误的代价。大厂有海量资本和人才,短缺时也很快可以融资和招聘新人,试错了也输得起,可以调整重新来过,甚至也可以整条业务线砍掉,还有盈利能力强的主业托底,无生死之忧。创业公司则完全不同,资金和人才等资源都十分有限,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了有限的弹药粮草,等到真的需要打仗的时候可能就会捉襟见肘,败局已定;或者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在错误的方向和目标上花得越多,距离死亡越近;现金流一断又没有其他资金输入的情况下,只有关门大吉一个结果;或者因为方向错误重新调整之后,错过了重要的时间窗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先手,也失去了投资者青睐(投资者多数情况下都会投资细分赛道的头部公司)融资机会和未来的种种可能。

另外一种情况是,创业者尤其是初次创业者,特别容易把摊子铺得很大,动辄要做某领域的平台。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做成平台。初创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聚焦,把一个产品做好,一个需求满足好,一类客户服务好,这样才有可能活下去,得到发展的机会。否则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或做不成,最终结局仍是资源耗尽,半途而废。

典型案例:某在线教育公司*子网,某奢侈品电商美股上市公司*库,某美股上市公司*美优品

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什么,创业模式的致命缺陷是指?插图(4)

赞(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252329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

370博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