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女厅官段颖落马联想到醉驾入刑

从美女厅官段颖落马联想到醉驾入刑

2月17日,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通报,去年8月通报查处的“80后”正厅级干部段颖被“双开”。

通报称,段颖丧失道德信念,官德不修,底线失守,与私营企业主勾肩搭背,大搞权钱、权色交易,与多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够了!

与之有相似经历的,还有成都陈枢,杨州戴璐,都美貌可人,做的事情却毁人三观。

从美女厅官段颖落马联想到醉驾入刑

看来人性经不起检验,想让当官的坚守道德信念,单凭政治思想教育是不行的,即使是女官员也是如此。

还有刚刚挑战了人们想象极限的余姚教育局长王胜战,同样在两性关系、经济领域犯下累累罪行,其糜烂程度让人瞠目,令人惊叹。

人民不禁想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反腐力度不可谓不大,抓到的贪官不可谓不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贪官污吏还不收手,还有这么多的丑恶现象存在我们的身边被人们视而不见?

由此不由得联想到醉驾入刑,2011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直接规定对“危险驾驶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只要求驾驶者的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法定标准,不要求情节恶劣及造成危害后果。此举一出,直接震慑了驾驶者和劝酒者,继而在全国上下形成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良好风气,对道路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保护作用。

反腐屡禁不止,贪官越查越多,影响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失去的是人民对反腐的信心,动摇的是国家的根本。

醉驾入刑,之所以能够立竿见影,就在于严峻刑法,使人们对制度起了敬畏之心,真正做到了“不敢犯”。

反观反贪,中央一再强调要建立“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但对于那些贪污上亿、数亿甚至更多的官员,不判死刑,仍能活命,就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许多官员虽然进去了,财产被没收了,但不敢肯定他们没有提前转移财产,没有隐匿资产,他们还心存“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希望,况且无期徒刑也还能好好活着,这也是他们敢于冒险贪腐的主要原因。

对贪官的容忍,是对人民群众极大的不公。建立和谐社会,必须除去贪污腐败这个毒瘤。要想真正做到对贪官“零容忍”,必须斩断贪官的退路,设定“安全阀值”,也就是纪律红线,一旦触犯红线,严格执行,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

我们的反腐制度只要给贪污腐败留一线活着的希望,这些制度就能被尚未查处的贪官玩出无穷的花样,他能仍会不断地蚕食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害一方,贻害无穷。

不用举证,目前不断爆出的腐败现象,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是云南二月的阳光,您对于反腐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头条创作挑战赛##反腐倡廉查贪官##云南“80后”女正厅段颖被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252329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