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博客
是一个汇聚了丰富精彩资讯和知识分享的个人博客站点.

自媒体kol全称,自媒体和kol的区别?

自媒体kol全称,自媒体和kol的区别?插图

在私域圈让人津津乐道的某国货美妆品牌,最初就是通过大面积小红书KOL投放,完成了品牌知名度从0到1的建立。那么在To B行业,依靠KOL“带货”是否行得通?To B行业中的KOL运营与To C又有何区别?

1

To B营销中,KOL的角色是什么?

Salesforce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说过:“最有效率的销售不是由销售团队完成的,而是由那些你并不认识的人完成的。”这些并不认识的人,其中就包括KOL。

自媒体kol全称,自媒体和kol的区别?插图(1)

(演员吴刚代言某To B产品 图源:该品牌官网)

在笔者操盘的案例中,曾经有企业在采购最终阶段,放弃了友商,选择了我们。事后才知道,该企业决策者,偶然中读到了一位KOL撰写的文章,了解到了我们的产品优势。
通过运营KOL,To B企业在营销中,将会获得3方面的优势

1

KOL提供信任背书

To B行业中流行一句话,“基于信任做成交”。To B类产品,通常有着高度专业化、客单价高的特点,客户需要对产品有足够了解,对品牌有足够信任,才会下单。尤其对于新品牌来说,与客户建立信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
KOL的出现,让信任问题有了新的解法。KOL通常是领域内的专业人士,通过长期输出观点和内容,KOL深受粉丝信任。
不仅粉丝会信任KOL的判断,如同之前提到过的案例,企业主同样会参考KOL对于不同产品的看法。那么反其道而行之,招募KOL来做信任背书,将会大大缩短客户的决策周期。

2

KOL共创优质内容

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的开发经验,而KOL的优势,在于表达,或者说内容创作能力。
当企业还在为内容的形式、侧重点、投放渠道而头疼时,KOL们已经在各类自媒体渠道有着多年的创作经验,对文章、短视频等呈现方式十分熟练。在内容上,KOL的关注点也更接近客户,更能引起潜在客户共鸣。

3

KOL自带流量

KOL的关注者中,除了大量的泛行业人群,还有着不少精准的企业主、企业管理者、产品使用者等等。
在招募一位KOL的同时,企业还获得了该KOL的私域流量,也即一大批潜在商机。

2

KOL运营体系搭建指南

To B企业搭建KOL运营体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这里提供4个核心步骤

1

策划阶段

在策划阶段,企业需要确定2件事。
第一,KOL的招募标准。可以确定一系列硬性条件,例如KOL的从业年限、KOL的职称/证书等资质、KOL的私域流量规模等。
第二,KOL权益设置。企业需要充分考虑KOL们可能有哪些需求,从而制定一系列权益来吸引KOL加入。对于商业界大v,例如吴晓波等,企业很难给出足够有吸引力的条件。而对于知名度稍低,处于成长期的KOL,仍会有拓展行业人脉、打造个人品牌等需求,企业可以围绕这些角度来设置KOL权益。

2

KOL招募

招募KOL,通常需要策划一场活动,例如某款财会类软件企业,策划了“寻找大当家”活动。通过品牌官网、产品内公告、品牌自媒体、行业内各大社区等渠道进行推广。
在招募活动中,说明招募规则,即前一部分提到的“大当家”(即KOL)招募标准,以及KOL将会获得的权益。
在实际案例中,不少企业会使用红包激励的方式来加强活动的传播效果。例如“瓜分现金”类活动,通过完成海报分享任务,用户可以领取现金奖励。而如果被分享者报名参与活动,并成功签约成为KOL,转发者和报名者都将收到奖励金。

自媒体kol全称,自媒体和kol的区别?插图(2)

(借助珍客SCRM企微版制作招募活动任务海报)

后续通过对报名的KOL们进行筛选、谈判,获得最终的KOL签约名单,完成招募。

3

KOL内容打造

当KOL与企业完成合作签约后,下一阶段就是产出内容。
KOL内容产出可以参考第一期内容营销相关的要点(B2B运营实战第1期:内容营销4P理论,如何让企业“名利双收”?),但与企业运营部门制作的内容不同的是,企业可以利用KOL的身份优势,强化内容的穿透力。
例如SCRM服务企业,可以借助KOL专家A的视角,输出《姓名A:企业数字化转型中,SCRM工具扮演什么角色?》类深度文章。借助KOL的影响力,在各类媒体渠道获得传播。

4

多维度综合评估

运营KOL一段时间后,可以参考内容营销提到的评估方式,对KOL的表现进行评估。
可以参考以下维度:
1.内容质量
To B内容难以获得类似10w+的阅读数据,但内容的深度和质量,是可以判断出来的。对于优质内容,企业可以在自有渠道内多次复用,沉淀为企业的资源。
2.转化效果
企业可以统计通过KOL的粉丝社群、自媒体等渠道而来的成交客户,从而评估KOL的“带货能力”。
3.活跃度
活跃度,可以理解为KOL的“敬业度”。
KOL签约后,获得了行业人脉拓展、知名度提升等福利,作为回报,KOL需要完成一定的内容输出量。例如每月一条短视频、每2个月一篇深度文章等定量指标。通过评估KOL的内容输出任务完成度,可以决定后续是否与KOL续约。
还是那句话,“如果不能衡量ta,你就不能管理ta”。一定的评估标准,能保证KOL的工作表现。对表现优秀的KOL予以奖励,也能鼓励KOL们做的更好。

结语

KOL投放是To C行业经常使用的推广手段,对于品牌影响力提升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模式To B行业同样可以借鉴,区别在于,To B行业对于KOL的选取标准,以及KOL合作模式有着更具体的要求。借助策划、招募、内容打造和综合评估,企业能顺利找到搭建KOL运营体系的思路。

作者 宋十万 责编 河图

自媒体kol全称,自媒体和kol的区别?插图(3)

自媒体kol全称,自媒体和kol的区别?插图(4)

关于我们

珍岛集团旗下的珍客SCRM企微版是私域数字化资产运营管理平台,助力企业实现从公域获客到私域运营的全方位营销赋能。珍岛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珍岛集团,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成为全球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最佳伙伴,旗下的Marketingforce(营销力)平台,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在数字营销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创新与实践,面向全球企业提供营销力软件及服务,现已形成IaaS(云计算)、PaaS(开放中台)、All-in-one AI SaaS智能营销云平台(含营销云、销售云、商业云、企服云、服务云等一站式智能营销云平台),以及数字威客服务平台、云应用市场、数字媒体自助等一站式企业服务生态平台。

关注我们,后台私聊想了解的品牌和运营技巧,下期灵感,或许就来自你。

赞(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252329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

370博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