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对话嘉宾 | 张晓燕 清华大学五道口学院副院长
编辑 |徐小奇
主编 |王德民

搜狐财经对话张晓燕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中国ESG投资快速兴起。相比于传统的财务报表,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视披露ESG信息。ESG到底是什么?ESG对企业来说意味着额外成本,还是更多收益?搜狐商学院对话了清华大学五道口学院副院长张晓燕。
张晓燕表示,ESG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诞生的产物,是由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三个维度构成的评价体系,用于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非财务运营情况。现在很多情况下谈到的ESG,往往指的是公司的ESG信息。投资人可以通过ESG信披,来考察一家公司与自己的投资理念是否一致。
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具体应该包含哪些指标?ESG的三个主题下包含着多项考察内容,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指标会考察气体排放量、植被、水源污染等问题;社会责任方面的指标,包括员工福利、慈善公益等;公司治理的指标,包括治理架构透明、企业风险管理等。
张晓燕坦言,全球多个国家地区有不同的标准和统计口径,但全球各方都在努力共建国际ESG标准。另外,ESG信息披露与企业财报信披不同,部分指标存在不容易定量,只能定性描述。我国ESG信息披露标准目前与国际接轨,当前遵守自愿和半强制披露原则,参与信息披露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占到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
“市场上商业化的ESG评分机构,会根据公司披露的ESG信息,在E、S、G方面进行打分。”张晓燕指出,ESG的第三方评级已成为各大投资机构投资决策中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张晓燕说,全球最大的三大投资机构,也更愿意将钱投资在做ESG的公司上。“他们特别注意对环境有污染或者ESG评分低的公司,因为只有投资评分高的公司才能倒逼差公司的改变。如果想在融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需要非常重视ESG理念。”
在张晓燕看来,虽然对公司来说,ESG投资在前期是额外成本,但后期却能获得超凡收益,长期收益远远大于短期投入的成本。
【更多精彩,请关注搜狐商学院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