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短视症是西奥多·莱维特于196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有着非凡意义的文章,虽然该文章距今已有60余年,但经过了岁月的检验,其一些观点得到印证和考验从而更加显得有价值,值得学习借鉴。

一、公司管理的失败,发展目标的丢失都是来自于顶层。
西奥多·莱维特认为一个公司业务失败的主要责任应归责于公司顶层。高层制定不适宜的发展政策导致业务萎缩停滞,业务的失败为什么要由底层员工承担,为弥补亏损让底层员工离职而不是去追责制定发展战略的高层群体,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公司业务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其没有正确定位公司业务,公司业务往往是以产品为导向,而不是以客户为导向。
在此西奥多·莱维特用美国铁路行业和好莱坞电影行业举例说明,如果美国的铁路行业不仅仅是把自己定位于铁路本身而是定位于运输行业,那么他的业务范围就会广得多,利益增长点就会多得多;同理如果好莱坞不把自己局限于单单提供电影这单一产品而是扩展为客户提供娱乐的娱乐行业,那么他的客户就广得多,自己的能提供的产品也多得多,因为电影行业也仅仅是娱乐行业得一部分。这种思路同现在流行的生态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三、营销和销售的区别不仅仅是语义上的,销售不等于营销。
这是西奥多·莱维特着重讲述的观点,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销售着眼于卖方的需求,营销着眼于买方的需求。销售注重的是卖方将产品转变为现金的需要,营销注重的是通过产品和与产品的创造、提供及最终的消费相关的一整套活动满足客户的需要。

西奥多·莱维特营销短视症后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观点,让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营销的本质,从客户的角度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从产品的角度去销售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