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博客
欢迎您!

不幸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生不能抚平的伤痛

不幸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生不能抚平的伤痛插图

文:予墨花开|图:网络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然而很不幸地,我属于后者。

01.

我出生在安徽盛产煤炭的一个小城市,从出生时起,我就不是被抱以期待的。

换句话来说,我并不是一个被欢迎来到世界上的孩子,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想要一个男孩,而我却偏偏是一个女孩,我爸妈结婚五年才怀上我,却也没盼来一个男孩。

我出生那天,我爸爸在外地创业没能赶回来,我奶奶在看到我是一个女孩子后就立马转头走掉了,只剩下我妈妈和我外婆。

我妈妈坐月子,都是我外婆照顾的,我爷爷奶奶甚至没到医院看过一次,直到我妈妈出院回家那一天,我爸才匆忙赶回来接我们“回家”。

说真的,从小到大,我从来不觉得那是我的家。

从我懂事起,我妈妈就和我说:“囡囡你要乖,要听话,不然爷爷奶奶要赶我们出去的。”

所以,从小我心底就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要乖啊,要听话,你如果做错事情,不听话,惹爷爷奶奶不开心,惹爸爸不开心,他们会随时把你赶走,让你露宿街头。

所以从小即使是在家里,我也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不敢大吵大闹,不敢和爷爷奶奶顶嘴。

后来在我5岁的时候,身为高龄产妇的我妈,终于冒着生命危险生了一个男孩,也就是我的弟弟,自此爷爷奶奶也开始善待我们,爷爷奶奶对我也比以往疼爱许多了。

但即便如此,心底的那个声音,还是会时不时跳出来,告诉我:我要听话,我要懂事,不然会被赶出去的,所以我总是小心翼翼做一个懂事的姐姐。

在家里,不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爸爸妈妈,他们更爱的那个人,是喜欢撒娇的弟弟,而不是我,我永远是低着头、咬着牙、不肯妥协的那个人。

别人的童年都是幸福又美好的,都是棒棒糖、洋娃娃和游乐园,但是我的童年却是在惴惴不安和暗自较劲中度过,那是我的家,我却从不觉得那是我的家。

不幸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生不能抚平的伤痛插图(1)

02.

后来考大学的时候,我偷偷改了志愿,去了省外的一所大学,我爸爸还因此大骂了我一顿,我妈妈哭着对我说,你去这么远,我们怎么指望你照顾家里?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骂都好,我终究是要离开这个“家”了。

去到大学,我独身一人游走于校园之间,最常与我相伴的便是那落日的黄昏和满天的星光,和我手中的书本,我不善与人交际,更不懂怎么去袒露自己的心扉,我没有很好的朋友。

为了不增添父母的负担,我利用周末去做兼职,发传单、餐馆帮忙、去超市卖牛奶,我都干过,为的是可以不跟父母伸手要钱。

每次看见同学们牵着手一起去外面玩,我心里很羡慕,但是心里总是觉得害怕,怕她们不喜欢自己,我害怕去维持一段较为亲密的关系,于是选择独处。

每当她们笑着说你要不要一起来玩,我总是摆摆手说:“我不去了,你们玩。”

拒绝的次数多了,人家便也不会再邀请我了。

我以为我逃离了那个家,我就能快乐起来,但是好像我逃得再远,我还是那个敏感又脆弱的我,还是那个感觉不配拥有爱的我,我恨我家里的每个人。

不幸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生不能抚平的伤痛插图(2)

03.

某天在网上看过一个提问,提问的内容大概是:“小时候缺爱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底下的评论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不懂得如何爱自己,更不懂得如何爱别人;

会自然而然的习惯和人保持距离,不会索取也不敢给予;

如果有人对你好,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你也会感动到哭;

长大后会习惯保持着敏感、讨好的惯性,在工作和感情中都委屈自己。

点赞最多的一条是:渴望爱,却又害怕爱。

是啊,从小缺爱的人,总是会终其一生去寻求“真正的爱”,但是当这种“爱”来临的时候,又会质疑自己是否配得上被爱,觉得自己不可能被爱,于是又选择了推开。

不幸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生不能抚平的伤痛插图(3)

04.

后来我看了一本书,是东野圭吾的《时生》,里面有段话是这么写的:

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说真的,那一刻我被触动到了,仿佛这句话就是写给我的。

看这本书的那一天刚好是我22岁的生日,那一天我突然意识到:

要想打破家庭的桎梏,我要先学会接受,接纳重男轻女的家庭,接纳我的爸爸妈妈就是爱我弟弟多一点。

如果我一直将自己圈在这个怪圈里,那我无论走多远,我都不可能解救我自己。

我们没办法回到童年,去改变过去曾受到的那些伤害,也不可能去忘记那段经历,但是我们可以去认识并改变我们性格中的一些负面特质,我们可以治愈自己,变成一个可以拥抱幸福的人。

于是那天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我去买了一个蛋糕,去超市买了零食,还买了六杯奶茶。

站了许久后,我终于鼓起勇气推开宿舍的门,笑容满面地对着舍友们说:“嘿!姐妹们,今天是我的生日,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过生日吗?”

后来我的舍友小A和我说,和我同宿舍两年了,那天是她唯一一次见到我发自内心的笑容,她还打趣我,我一直以为你是不会笑的。

事实证明,当我学会正视自己之后,我就逃离了最大的苦难:自我折磨。

不幸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生不能抚平的伤痛插图(4)

05.

因为长期处于缺爱的状态下成长,我自卑、敏感、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也害怕与人相处。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只有不断去付出,我才能得到哪怕一点点的回馈。

后来的我,开始学会去接受,也开始真正活出了自己的阳光。

不可否认,现在的我和家里的关系已缓和,工作也足够体面。

我也学会了在自己的最大能力范围内去取悦自己,让自己开心,路上看见喜欢的玩偶,也会买回去,纯粹是为了满足当下的喜爱。

我也会带着爸爸妈妈去旅行,他们现在也挺关心我,平时嘘寒问暖什么的,每次回家我妈妈也会做我喜欢吃的红烧肉和韭菜饺子,我们现在都很好。

我曾经特别讨厌这个家,讨厌这个家的人,曾经拼了命想去逃离他们,恨不得逃得越来越远。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拼了命想逃离的,正是我拼了命想拥有的,正是因为小时候缺失了太多,内心深处才是如此渴望拥有。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变的秘密,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建造新的东西上,而非与过去抗衡。

如果我们将问题的原因指向他人或者一些既定发生的事情,一直在苦苦纠缠,那往往就无法解决问题。

我们的童年决定了我们在成长初期生命的样子,但当我们成人以后,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了。

决定生活样子的人,是你,不是过去。

成长,本就是用更好的自己,去完善之前不够好的你。

不幸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生不能抚平的伤痛插图(5)

06.

如果可以,谁都希望拥有一个美好又充满爱的童年,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这么幸运。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刚好拥有一个缺爱的童年,并觉得自己是不被所有人喜欢的,不受欢迎的,明明很渴望得到爱,却总是一次次推开别人……那么我想和你说:

“其实没关系的,我们已经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能做的,就是去过好当下,和展望未来。

要让自己摆脱那些不美好的过去带给自己的枷锁,不要选择逃避,而是去正视,然后去面对。

要始终记住一句话:你是最好的,你值得被所有人去爱。

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如果没有,那就好好爱自己,也要学会去爱身边的人,然后从今天开始,一直幸福下去。

不幸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生不能抚平的伤痛插图(6)
赞(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252329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370博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