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作
认真工作的时候,时间就过得很快。这周熟悉了数字系统的全流程:录入-标定-初审-终审。最怕的是标定环节,这个环节要标出题目所考的知识点,思维方式,学科知识能力。现在的教育倾向素质教育,想想当时的自己好像只会做题。
线上工作基本完成,开始转向线下工作:负责书籍的改版,更新知识点和题库。做教辅书籍有两个很大的优势:一是稳定,受众群体稳定,学生是庞大的消费群体,教育是亘古不变的行业。二是定位明确,根据教材的改变和政策的变化,对去年的图书进行翻新,有点像重印和再版,这样可以省时省力,并且不断地优化教辅内容。
害怕社交,但是在公司里还是挺自在的,没有人会时刻关注你。踏实做事,下班走人(可是大伙都在拖着,到点就走的我心里还是有丢丢忐忑)。希望自己能够在职场上获取飞速成长,无论是说话的艺术,还是做事的效率,最主要的是可以做到不在乎外界的声音,沉下心来做事情。
想讲一个小事情:公司有个征文活动,包括社会投稿和内部投稿,当时主管安排的是各部门的组长写。组长在群里问了一下,没人报名。其实我挺想接手的,可是刚来公司,对产品不熟悉。后来,周一上班的时候,组长找到我,说他写偏题了,让我写一下。当时既兴奋又忐忑,看着他发来的几个样板,大致清楚了定位,然后在word中梳理文章结构框架以及相关素材,一个小时后完成了任务,得到了赞赏(嘻嘻嘻,小激动)。
其实,后来想想,得益于坚持了十多年的写作。不论多忙,也在保持着输出,所以才能临阵不慌。
接下来就聊聊写作和读书的情况。

花是人间仙子
02 读书
1. 《马尔克斯》进行到一半,大概还需要一个星期。之前有朋友说,读外国书好费脑子,名字那么长,都记不住人。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起先将出现的名字用色笔标注出来,然后记住两个字;之后遇到同样的名字,就会翻到前面看看,加深大脑记忆,就像记单词一样,反复看;最后,梳理人物关系图。到第三步的时候,大脑基本上跟这些人都混了个脸熟,还打了招呼,所以把它们聚在一起吃个饭(思维导图),不就一网打尽了嘛。这本书搁置了好久,要趁着还记得情节的时候赶紧读完。
2. 《且以永日》还剩下三分之一,是一本集文(从作者在各个时期所写的书挑选出来的文章,包括亲人、静物、旅游……)。安妮宝贝的文字就像僧人的钟,有声的时候击中你的内心,无声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沉浸在她的话里出不来。读她的书,是一种享受和羡慕。简单朴实的文字,往往有着更深一层的哲学味道,虽不是故事,却让人欲罢不能。

在字里行间感受快乐
写作
主要是四个平台:公众号、知乎、简书和头条号。
按照主要和次要分类,公众号是主要的,其他三个是引流、打卡日更。
公众号完成了6篇文章(加上今天的),这个效率处于下等状态。质量上,通过阅读率、点赞、点在看来衡量,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分享出版知识的阅读量不高,散文之类的偏高,针对这个现状,后期会有一个比例的倾斜。
阅读率是自媒体平台很重要的一个关注点,即流量。目前的阅读量占粉丝数量的四分之一,符合正常水平。作为写作的人来说,文章写出来,没有受众,心里难免会失落,相当于一本书出版出来,只能在仓库吃灰,前期的成本埋没与收获是不成正比的。不过尚在成长阶段,先打好基础,慢慢找到定位,内容质量提上去。
其他三个平台涨粉较快,知乎在一个月涨粉30+,算是一个喜讯吧。当你写出来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喜欢的时候,这便是写作者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也是能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瞬间。

耳机里有我说不出的感情
Today
BE GREEN
03 生活
之前写到今年开启了一个新计划——极简主义和低消费。现在来验收一下情况吧。
截止到今天,支出:678.81元,在自己的预估范围之类。于是,为了奖励自己,用支付宝积分买了一本书。
戒掉了两大支出——网购和零食,既存下了money,也把多出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
一日三餐按时吃,有荤有素,周末有火锅。每天运动一小时,体重也下去了。
目前实行的作息时间是九点半到五点半,所以正在思考晚上不吃饭的事情,用水果或者麦片代替。到家到睡前的三个小时,两个小时用来写作,剩下一个半读书和洗漱等等。
这个测试对我来说不难,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比较困难的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四个平台的发稿量,想着是否只用写一篇文章,分发在四个平台,这样精力集中,也不用太累。其次是早睡,有三天熬夜到了凌晨,突如其来的情绪或者是兴奋(比如周五放假),让自己有了懈怠。

《锤子姑娘散步记》
NEW PRODUCTS
住在老破小里,却感觉自己拥有了一片森林。拉开窗帘,推开窗户,目之所及,郁郁葱葱。有太阳的时候,在阳台看书,不知不觉夜幕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