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股票的创业模式有哪些特点,新能源汽车股票的创业模式有哪些特征?
新能源汽车股票长期上涨原因
此轮新能源汽车的上涨,并不是简单的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油车,也不是比亚迪等车企市值超过特斯拉、丰田等传统车企,而是汽车行业已转型成为数据、信息类企业,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汽车将从交通工具变成移动设备端。一旦AI技术成熟,汽车就会迅速变成网络移动终端,所有的软件和APP都要在车机系统上登陆才能链接人们的生活。
车企未来不光要卖硬件,还要赚软件的钱,这就要按手机的思路去估值,正是这个逻辑的变化,导致了国企比亚迪、小康、长城等车企股价的一飞冲天。
但经过一年多近两年的爆炒,已经透支了不少价格空间,随着经济复苏,各行业恢复,新能源和汽车的关注度自然下降,抱团取暖也会分化成版块轮动。对这个板块还是等半年报出来,恰逢年线到位,大盘和个股往下跌一轮再看机会。
复盘长期投资逻辑
自2020年五点半年起,大盘上涨过快,市场一下企稳可能性较小,另外内外部经济基本面根基不实,不足以支撑大幅上涨。
自己从2020年下半年一直采取谨慎的资金策略,始终保持6成仓位运行,错过了去年汽车和大宗矿产的上涨,但也正是保守的策略,避过了今年俄乌战争这只黑天鹅。
3月底大盘跌到3000左右时,开始逐渐加仓,首先买入的是超跌的中概互联,由于前2年被打压,市场一直恐慌心态,美股超跌错杀不少好股票,正是买入好机会。可惜没有开港股银行卡,看好的拼多多、B站等都没法买,只能通过基金间接持股。
运气特别好的是中了一签中海油这只巨无霸,恰逢俄乌战争油价飙涨。中间虽然下了一次车,但很快又买了回来,赚了点小钱。

到了成本点后,由于快到成本了,心态有点失衡,赛轮一半止盈场卖早了;东财好多年没正经上涨,出一半涨了起来,但现在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等大牛市来了才能涨,留点观察仓看着吧,除非爆特大利好,否则证券再起来估计要很难了;三一重工和四维图新是纯投机瞎买的,但好在行情不错都没赔,四维图新涨过3%就知足,上周五已清仓卖出。云南白药终于跌到了价值中枢,,一点点买当作底仓。

上半年失误也蛮多,首先是大战期间没做期货,放过挺大的利润;
然后就是想支持1-2万块新东方,还是因为账户问题就拖着没买,结果涨了十倍;
3月试驾问界M5,真是辆好车,但试驾当时不知道是小康股份代工厂,就没想到股票,直到六月初第一个涨停板,才了解小康是上市公司,本想等个阴线回调,结果 一路从50到80,始终没上去车,都是我这贪小便宜的毛病耽误的。
还中签了一个巨星转债,没多少钱也没在意,结果涨了40%,比近期股票涨得猛多了,回头得研究下这个产品。

小康股份
经过半年的调整市场基本企稳,由于要花时间在孩子和工作学习上,没有太多精力研究个股,以购买行业和指数基金ETF为主。有空应多看看可转债。
云南白药:理想的投资压仓机,留2-3成仓位吃分红,没意外只买不卖了。
中国平安:没想到白药前想用它当压仓石的,但涨得不太好,先拿着吧,估计未来金融保险股不会像以前那么挣钱了,即使是买也不会买太多。
赛轮轮胎:企业发展势头犹在,传统行业估值有限,观察着看。
小康股份:利润还是负,但车确实好,又有华为大法,重点关注,跌下来就买些拿住,如果车一直造这么好,涨过百不是问题。

6月给自己写的价值投资组合
芯片ETF:短空长多,短期受经济影响,长期需求会越来越大。芯片这个卡脖子的技术终于被国家所重视,因此这块高地我们必须拿下,我水平不够,直接定投基金比较稳。
中概互联ETF:博反弹,博这些互联网巨头死不了,会成为未来网络基础设施。
科创50/创业版ETF:相信我们的科技产业会发展起来。
汽车ETF:没精力研究情况下,等回归价值后再买吧。
医药ETF:前两天写的,还没研究透,今天已先涨一天了,长线投资倒也不在乎那2-3个点涨幅。
软件ETF:怒其不争的行业,国内企业都过于看重短期收益,但国产系统、卡脖子软件大概率还是得从这里面出,凭我国聪明才智及勤劳程度,只要方向对了,超越是尽早的事。
中证500ETF:替代存款,享受国家经济红利。
消费ETF:不准备买了,去年底媳妇已从某宝上购入。可惜3、4月没让她加仓。
光伏ETF:和汽车一样,大热必死,等待回调。
前两天发类似内容,第一次被限流,谁能告诉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