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系整理自本号视频文案)
在《赚大钱靠行销》这本书里,作者讲了倍增利润的一个法则——增加顾客消费的频率。
在生意中,本来顾客一星期来买一次的,想办法让他来消费两次、三次。
作者给了4点思路。
我在想,是不是能把它应用到自媒体里,增加作品的阅读量或播放量。
第1个思路,是给顾客不断购买的理由。
做自媒体,不管写文章还是拍视频,怎么能让更多的人来看呢?
我认为主要还是内容质量。
文章和视频,它不像实物类的商品,可以抽奖呀,搞积分啊,他也不像什么走路赚钱、刷视频赚钱的APP。
大多数作者,没有这样的机会、资本或能力来做这些东西。

同时,受限于作者的认知和能力,对我来说,什么样的质量算好,也没有标准。
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已经做到最好了,但别人觉得一般般,各项数据还是不理想,那就说明质量不行。
或者内容质量不错,就是标题封面差点,所以各项数据才不好。
我认为这也是内容质量的一部分,国家比拼的是综合国力,企业比拼的是综合实力。
一个产品,如果本身质量不错,但商标名字起的不好、包装设计的不好,消费者就可能不买账。
做自媒体,也不是只比某一项数据,每项数据都重要,只是重要程度不同而已。
这种情况就是多学,提升自己,边学边做,无论严肃的,还是轻松搞笑的,内容质量上去了,才会有更好的互动数据,才能被市场认可。
内容优质,就是“不断购买”的理由。

第2个思路,是开发后续产品。
这一点放在自媒体里边,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持续性的创作,对以前的内容来说,新内容就是后续产品。
其次,在表现形式、语言风格、叙事角度、内容题材和体裁上要多变。
对以前的创作风格来说,新的风格,也是一种后续产品。
但账号的整体定位和人设不要轻易变。
第3个思路,作者说的是,卖别家的产品。
把这一点应用在自媒体里边,我认为应该是引用别人的内容,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常见的,比如引用别人热门的视频、引用某位专家的话、引用别人的音乐、引用某个事件等等。
也许别人看过了,但是,引用的歌曲爱听,他就有可能为了听歌,把视频看完。
还有,某个人的视频火了,好多人跟他合拍,也是这个道理。

包括吐槽类的,某个网红怎么样了、某个名人怎么样了、某个地方发生什么事了、某家企业如何如何了等等。
这些对大多数人没实际用处,但很多人爱看、爱听。
蹭热点,是蹭最近发生的事。
而引用,不管最近的,还是很多年前的,都可以。
用被引用的内容吸引人,给自己增加流量。
第4个思路,作者说多联络顾客。
这一点好理解,就是多互动,互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联络感情。
最后总结,从提高内容质量、开发后续“产品”、引用他人以及多互动四个方面,可以增加阅读和播放量。